3月22日上午,“mg娱乐电子游戏官网古籍所成立40周年系列学术讲座”第八讲在文汇楼C段217会议室举行。本次讲座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日本姬路独协大学人间社会学群石晓军教授作了题为《从汉籍著录史看日本汉籍目录之特色》的专题讲座。讲座由王雪玲教授主持,学院周晓薇、张宗品、吕东超、翁彪等老师与古典文献专业研究生、本科生及校外师生等9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首先,石晓军教授介绍了日藏汉籍的基本情况。石晓军教授通过梳理日本平安时代的《本朝见在书目录》,江户时代的“唐船持渡书”,及二十世纪前半期中国藏书的大规模东徙情况,同时结合《中国古籍总目》,估测日藏汉籍总数在十万种上下。又参考《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及《日藏汉籍善本书录》,判断日藏善本当为中国国内善本的六分之一或五分之一。此外,石晓军教授初步统计出日本专门著录汉籍的目录约470种。
其次,石晓军教授总结了日本汉籍著录的特色。石晓军教授通过对相关各类目录的细致梳理,指出入唐留学生、留学僧编纂之“将来目录”“请来目录”主要依据书籍购买顺序著录,并无具体分类。《本朝见在书目录》系日本首部综合性汉籍目录,在分类上沿袭《隋书•经籍志》之四部分类法,但在名称上又有小的改动,如称“谶纬”为“异说家”、“地理”为“土地家”。《通宪入道藏书目录》是日本最早的私人藏书目录,按照藏书顺序分“櫃”著录。《普门院经论章疏语录儒书等目录》同样按照藏书顺序分类,但具体部类以《千字文》为序。在长崎贸易过程中产生的多种临时目录,按照汉籍输入顺序著录。《仙洞御文书目录》等和书、汉籍混收的目录,则系江户时代数量最多的综合性目录。因此石晓军教授认为,近代以前日本的汉籍著录,最显著的特色之一是日本典籍与中国典籍的混合著录。就近代以后日本汉籍著录及其特色而言,石晓军教授指出,《东京书籍馆书目 内国新刊·和汉书之部》将和书、汉籍分理学、政事、技术、文学、历史、杂书六门混合著录,其分类方法仿法国学者布留勒。《日本十进分类法》(NDC)制定后,成为主流分类法,诸多和书、汉籍据此法著录,通称为“和汉书目录”。此外,《静嘉堂秘籍志》等近代以后的汉籍特藏目录,则仍使用传统的四部分类法,为后世同类目录的编纂提供了基本范式。
再次,石晓军教授介绍了两部最具代表性的汉籍目录——《内阁文库汉籍分类目录》与《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汉籍分类目录》。石晓军教授指出改订版“内阁汉籍目”在“经、史、子、集、丛书”后,新增“准汉籍”部分。“准汉籍”之名始于长泽规矩也,主要指日本人用汉文撰写的典籍,亦据四部分类。“京大汉籍目”则在“经、史、子、集、丛书”的基础上,据日本十进分类法,增加“新学部”。后世汉籍目录在分类体例上,皆以“内阁汉籍目”和“京大汉籍目”为典范。
最后,石晓军教授指出,日本著录汉籍时最显著的特色之一是汉籍与和书混合著录。这种“和汉书目录”主要有两种分类方式,一是依据日本十进分类法,二是按照日文的五十音顺排列。日本的汉籍目录,著录范围不仅限于中国刊行的书籍,“和刻本”“朝鲜本”汉籍亦在收录之列,故相关“汉籍”概念属广义范畴。此外,石晓军教授表达了对编纂日藏汉籍总目的期待。
讲座互动环节,线上线下同学就相关问题向石晓军教授请教。古籍所周晓薇教授表示本次讲座为我们使用日本汉籍目录提供了很大帮助。同学们就学习过程中的疑惑向石晓军教授请益,石晓军教授一一作了细致的解答。石晓军教授学识渊博,熟谙汉籍著录史,也曾参与汉籍目录的编纂工作,因此在介绍日本汉籍目录时如数家珍,以细致、独特的学术视角,作了一场内容充实的讲座,拓宽了我们的学术视野,与会师生皆感受益匪浅。